大工画廊 
 群星璀璨 
 功勋教师 
 杰出校友 
 校友讲坛 
 年度人物 
  
你的位置: 首页>人物>群星璀璨>园丁篇>正文
 
齐康
2013-12-13 13:44     (点击: )

       我校建筑系名誉系主任(兼职),东南大学教授、建筑研究所所长,全国建设勘察大师(建筑)1931年生,浙江杭州人,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齐康自幼酷爱绘画,热爱自然风景。童年时他随姨母住在风景如画的天台山。他的姨母是一位中学教师,对他进行了很好的启蒙教育。鼓励他从小习画,并时常从教堂带回宗教画片作为他习画的摹本。天台四面环山,清溪涓涓,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严峻的社会环境,对于他以后审美观的形成和设计创作中表现出的气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大学开始,他接受了正规的建筑科学的学习和绘画训练,他曾师从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先生和童寓两先生、著名水彩画家李汝骅先生。通过严格的建筑画训练、建筑美的熏陶、绘画章法和技艺的教育,他的绘画技艺大增。大学毕业后又受到过刘敦桢教授对古建筑学习的指教,并通过几十年实践中的探索和苦练,他的建筑理论和设计水平渐趋提高和成熟,并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他的科研项目和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并在1990年荣获建设勘察大师(建筑)称号。他主持设计的武夷山庄、南京梅园周恩来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作品,曾先后获得了国家金质奖2项,银、铜质奖各一项,80年代全国十大优秀建筑艺术作品第23名。并到法、日、瑞、澳大利亚等国展览和讲学,在国内外有很好的影响。 
      
齐康195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留校任教至今。1962年任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曾担任建筑系城乡规划教研室室主任、建筑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建筑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专业技术职务,还担任校党委委员、南京工学院副院长等党政职务。 
      
齐康教授1984年起任我校建筑系系主任(),现为名誉系主任,并为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校兼职教授。1986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击贡献的专家,1988年被评为建设新南京功臣,1992年起当选为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齐康工作严谨求实而富有创新意识。这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他的每件设计作品上都得到具体的表现,他力求做到和谐、入境和出新。他认为和谐就是建筑和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经济以至建筑和未来的和谐,和谐最大的调节剂是时间、空间和环境(含场所),还要有创作者内在素质上的和谐,这样,创作者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入境就是对于任何一项设计都要设身处地,取得生动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意境,将所设计的建筑物融人环境之中,达到美的境界和感受;出新就是和谐而又有新意,使人有美的感受而又惊奇。齐康的一系列设计作品,都体现了他所追求的和谐、人境和出新的境界,较完美地表现出自然美。他热爱城市的历史环境,便悉心创作了一批与之和谐的建筑作品;他热爱大海,便运用海螺和海蚌的造型设计出福建长乐度假村小岛上的海蚌塔和厅。他追求人境使城市建筑文化吸取乡村建筑文化,对地方风格进行再创造,使之达到一种人工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福建武夷山庄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作品。他求出新,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设计中,他融中西建筑艺术与鲜明的时代气息于一体,以一种新手法表达了周总理一生伟大崇高的人格,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缅怀敬仰之情。近年来,他在创作众多设计作品的同时努力进行建筑形态学研究。前后发表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论文70余篇,并和戴念慈院士合作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城市规划·园林)卷建筑总论。 
      
齐康在城市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自1960年起就开始研究城市形态,前后达20年之久。他始终认为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城市的地区性,城市的区位、时间和城市序列的重要性。他研究城市的机制,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探求这些规律在城市中的发生、发展和保护,并认为策划研究的重要性,最终落实到形态的研究。他把城市和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作为科研的重要方面。他和他的助手及其相关学科的同志合著的《江南水乡一个点》是个实例,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学科的交叉。齐康已培养出8名博士和30名硕士。其中已经晋升教授的1人,副教授的3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他认为首先应注重素质的培养,培养其工作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工作素质,才能在政治风浪中把握方向,在事业发展中经得起冷嘲热讽,在人生的旅途中百折不挠,朝着明确的目标不断攀登而取得成就。其次,必须切实抓好思维、技巧和知识背景三个环节。他认为,好的思维才能出好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力争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或以同样的投入达到更高质量的产出,关键在于技巧,必须突出技巧的训练。搞建筑还必须懂得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系统工程等旁系学科的相关知识。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维方式。他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都是理论研究密切结合我国城镇建设的实际,使理论研究工作直接为国家建设服务。他所在的“建筑设计与理论”博士点早在1987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齐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刻苦敬业。他对事业不懈地追求,对工作兢兢业业,在他的生活中,很少注重假日,全身心地投人工作。他生活勤俭节约,但对同志们却热心地关心帮助,不仅是在思想上关心、业务上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为大家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如帮助研究所的同志,亲自为人排忧解难或出钱资助。正是他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带动了一班人团结向上,共同前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 技术支持:大连倚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联系邮箱:alumni@dlut.edu.cn  联系电话:0411-84708328